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正文 第24節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斯坦因是“自然環境的變化說”的最先提出者。20世紀初,他從樓蘭考察回國之後,就發表了冰山退縮導致河流流量減少,土地被沙漠化,而樓蘭就是這麼被廢棄掉的。樓蘭所在之地本身就氣候惡劣,一年中8級以上大風天氣有100多天,夏季高溫可達50多度,冬季寒冷可至零下30多度,樓蘭古城周圍是廣闊的雅丹地貌。雅丹是一種長期強烈風蝕和水蝕形成的像海中礁石一樣的土堆群,地表溝壑縱橫,起伏不平,連汽車都很難行駛。據《水經注》記載,東漢以後,由於當時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濱河改道,導致樓蘭嚴重缺水。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來到樓蘭,又召集樓蘭、焉耆、龜茲三國兵士3000人,不分晝夜橫斷注濱河,引水進入樓蘭,緩解了樓蘭缺水困境。但在此之後,儘管樓蘭人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嘗試,樓蘭古城最終還是因斷水而廢棄了。

“政治經濟中心轉移說”則認為:是絲綢之路使得樓蘭日益興盛,同時也是它使樓蘭日漸衰落。兩晉之後,絲綢之路改走北道,中原在樓蘭的駐兵和屯田事業也從此向北轉移,所以,在這種情況下,樓蘭便慢慢被廢棄,最終銷聲匿跡。

日期:2007-10-7 20:20:00

“人類活動破壞自然說”則認為,樓蘭人在創造高度發達的文明同時,也以驚人的速度製造著沙漠。由於樓蘭人違背了自然規律,盲目濫砍亂伐,從而致使水土流失,風沙侵襲,河流改道,氣候反常,瘟疫流行,水分減少,鹽鹼日積,最後造成王國的必然消亡。埃及、美索不達米亞這些同樣是古文明的發祥地,如今卻都是鹽鹼氾濫流沙縱橫的不毛之地,樓蘭亦是如此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