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正文 第21節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什麼是“以名舉實”呢,“所以謂,名也,所謂,實也”,比如說,“孔子是一個人”,孔子就是實,而“人”就是名,辯論之前一定要界定名和實。什麼是“以辭抒意”,就是我的想法必須用語言表達出來,所以辯論一定要有準確的表達能力。什麼是“以說出故”,就是你說出一件論斷,一定要給出論證過程。比如說,“孔子是會死的”,這個論斷,就包含兩個“故”,一個是“孔子是一個人”,另一個是“人都是要死的”。這時假如有人說,“你說的不對,孔子永遠活在我們心裡”,他就必須對這兩個“故”中的一個加以否定,而要否定這兩個“故”,即或者“孔子不是一個人”,或者“人並不是都會死的”。要想達到這個目的,則要對其名實關係加以否定,即改寫“人”的定義,或改寫“死”的定義,如“孔子永遠活在我們心裡”即認為肉體的死亡算不得死亡。所以“孔子是會死的”和“孔子永遠活在我們心裡”,他們爭論的焦點,其實是關於“死”的定義。

那麼如何避免這種無謂的分岐,又如何這些名加以定義呢,墨家告訴我們,“辭以類行者也。立辭而不明於其類,則必困矣”。比如你要說定義“人”,就要找出所有人的相“類”之處,即符合就一定是人,而不符合此則一定不是人的東西。“孔子是會死的”和“孔子永遠活在我們心裡”之所以能爭起來,就是“不明於其類”,如果一個人能被人記起來就不能算死,則所有的名人都是不死的了,而亡故的非名人至少在斷子絕孫前也未必算得上死人,如果孔子的嚥氣和其他人的嚥氣是相“類”的,你找不出根本的區別,就沒有理由別人叫“死”,而孔子還叫活著了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