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正文 第32節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吳偉業在《綏寇紀略》中講,許定國自負有功,久不得晉官,就上疏詆斥高傑從前是賊頭,由此二人生怨,結下了樑子。

高傑每對人稱:“我見許定國,一定要親手捅死他!”但是,從個人經歷看,許定國老兵油子一個,曾下獄吃過虧,當時他隸屬於高傑手下,僅有萬餘兵丁,一個小小總兵對一個“集團軍司令”叫板,還是公然叫板,似乎不太可能。特別是講他指斥高傑曾為“賊”,這更觸忌諱,因為在南明將領中,昔日的“賊”數目不少,遍佈軍中。許定國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,如此攻訐高傑而為自己廣樹仇人。

究其事實,許定國殺高傑,更多是出於個人利益,私怨並不是導火索。

1644年秋,懷慶的清軍大敗於李自成後,牽制了清軍主力的進攻方向。清軍各路調集,正擬進攻江南的多鐸也轉向,在年底抵達河南衛輝、孟津一帶。也就是說,清軍的主力後撤到黃河一線。先前,正是由於戰線拉得太長,使得清軍非常狼狽。

睢陽是個軍事重鎮,只要守住這個地方,南明的兩淮和長江下游地區皆可安全無虞。

許定國聞訊,根本沒有考慮到要為明朝守城,他如驚穴之狗,立刻派人到多鐸處請降。不久,多鐸率軍開拔,許定國復派人攜書至山東向清朝肅親王豪格乞降。為表達“誠意”,他還在轉年年初遣其二子渡河到達清營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