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正文 第22節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是東林黨人左光斗的高徒,對福王之立,當然有所顧忌。而遊走於江南的東林黨黨魁錢謙益,也以私益出發,聯合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、詹事府詹事姜曰廣以及南京兵部侍郎呂大器等人,四處遊說,竭力主張“立賢”,即準備擁立潞王朱常汸。

東林黨人的出發點是黨派利益,但是,福王朱由崧,的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。

這位福王朱由崧,是明神宗寵兒老福王朱常洵的庶長子。十歲那年(萬曆四十五年),朱由崧便被封為“德昌王”。由於老福王的王妃鄒氏自己沒兒子,朱由崧便得為福王世子。

真是有其父便有其子,朱由崧和他爸爸老福王恰似一個模子扣出來的,爺倆不僅長相相彷彿(都是巨胖身材),而且吃喝玩樂方面的低階趣味,一模一樣。這對父子倆,在洛陽王宮內,花天酒地,漁色無度。如果沒有李自成造反,估計這一對活寶父子會作為“造糞機器”安然度過餘生。

崇禎十四年,李自成農民軍進攻洛陽,老福王被抓後烹殺,朱由崧腿快,趁亂跑掉,得以撿得一命。

崇禎帝對自己這位堂兄很照顧,不但遣人安頓他在洛陽,而且不久後就下詔,讓朱由崧嗣福王之位,由此,他就由“德昌王”變成了“福王”。

好景不常,洛陽很快被農民軍攻下,朱由崧再次踏上逃亡之路。經過衛輝府時,與潞王朱常汸同病相憐,結伴一起逃至淮安。這一次,朱由崧再無堂弟皇帝的親切關懷,因為崇禎帝本人已經在北京自縊而死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