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正文 第7節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更壞的後果是,橫徵暴斂使得饑民雪上加霜,紛紛拋荒田地逃散。所以,崇禎十三年看似空前的“自然災害”,實則是加派“練餉”斂賦的人禍。如此,精兵沒練成,更多的農民逃亡,不少人加入農民軍,明政府實際是得不償失。

清兵進犯的壓力減弱後,明廷注意力自然轉向在谷城附近“就撫”的張獻忠等部農民軍,暗中調兵遣將,準備一勞永逸解決掉這群人。

張獻忠大奸巨猾之人,在政府軍內多有耳目,他來個先發制人,在崇禎十二年夏五月重新造反,攻佔了谷城縣城。羅汝才等部農民軍聞訊響應,幾路合軍,打下房縣。令朝廷惟一可幸的是,均州一帶投降官軍的王光恩等五部首領“恥於反覆”,歃血為盟,效忠朝廷,這才保證了均州的安全。

收受張獻忠無數金銀財寶的“總理”熊文燦聽說“賊軍”復反,如五雷轟頂,慌忙派左良玉部自襄陽出發殺向房縣。

此部明軍糧食供應匱乏,一路上除殺馬外,不得不採摘野果充飢。明軍苦行軍十天抵達房縣,在播箕寨正落入張獻忠的埋伏圈,一萬多人被打死。左良玉命大,僅帶千把人逃出。均州部分早先“投降”的農民軍聞官軍敗訊,除王光恩一人外,餘皆叛去。

崇禎帝氣得發瘋,立即削去熊文燦官職,逮之下獄。老熊坐在獄中幾乎後悔死,又撞牆又搧自己耳光,後悔自己在太監公公面前講大話。不然的話,他現在正在兩廣安享榮華富貴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