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正文 第71節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2011-9-4 21:51:00

第四十八章 瑜珈行之轉世活佛

藏傳佛教的活佛轉世制度,是藏傳佛教有別於其他宗教和佛教其他支派的最為獨特的方面之一。活佛轉世的空沒、玄妙,增加了藏傳佛教的神秘色彩。

按照佛教教義的說法,一個活佛的圓寂,不過是靈魂的轉移,化身為另一肉體的人而已。化身隨機體顯現,所以必有靈童轉世。

活佛生生不息地沿襲下來,是由轉世制度維繫的。世世相接,永垂無疆。

活佛轉世制度創立於公元十三世紀。最早起源於噶舉派中的噶瑪噶舉派。噶舉派注重隱居生活,注意修行。

噶瑪噶舉派是藏傳佛教噶舉派中勢力最強、影響最大的一支派別,同時又是藏傳佛教中第一個採取活佛轉世制度的宗派,而且該派還先後建立了幾大活佛轉世系統,其中黑帽系和紅帽系最為著名。因而噶瑪噶舉派在藏傳佛教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。

噶瑪噶舉派的創始人是達波拉傑的著名弟子都松欽巴(1110—1193年),他生於多康哲雪崗吉熱哇地方,家族為達東噶波氏,父親是一位密宗瑜伽士,名叫貢巴•多傑貢布。都松欽巴從十一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佛教禱告詞和簡單的密法修持,十六歲時在卻果噶寺的堪布喬拉•恰森格札大師前受沙彌戒,並賜法名為卻傑札巴,從此都松欽巴成為一外正式的僧侶,十九歲時赴西藏前藏求法,開始全面修習藏傳佛教。先後在堆壟•嘉瑪瓦和卡巴•卻吉僧格等高僧前,系統學習《彌勒法》(慈氏五論)、《中觀》、《因明》等基礎性佛法,其後在夏熱巴等僧前學習《道次第法》等噶當派教法,同時在堪布麥都僧處受了比丘戒,並重學戒律經典。都松欽巴就在跟隨多位高僧大德全面系統修習顯密教法後,於三十歲時終於拜見久仰大名的達波拉傑大師,又隨他修習教法達三年,掌握了達波拉傑大師傳授的噶舉派密法要旨,特別在閉關實修方面獲得了最佳成就。從此都松欽巴以宏揚達波噶舉為已任,學成返回故鄉後,他於1157年在多康昌都類烏齊附近的噶瑪地方建立了噶瑪拉頂寺,以該寺作為基地,大力宣講噶舉派教法以及自己的佛學觀點,從此開始形成噶瑪噶舉派這一達波噶舉中第一個分出來的新支系。該派名稱就是以噶瑪拉頂寺而得的,當時在多康都松欽巴的徒弟多達千人,並具有一定的社會勢力。都松欽巴曾調解當地重大糾紛,還將大量財物損獻給崗波寺和前藏不少寺院,在西藏產生較大影響。都松欽巴在他的晚年又回到西藏,於1189年又在拉薩附近的堆壟地方建立了楚布寺。之後,噶瑪拉頂寺和楚布寺就成為噶瑪噶舉派的上下兩座祖寺,而楚布寺後來又得到不斷擴建,遂成為噶瑪噶舉派的主寺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