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正文 第201節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日期:2013-10-24 20:01:00

等吃完,百靈搶過盤子,倒些開水,讓羅漢喝。

羅漢說:

“狗日的,你也太節約了。”

百靈笑道:

“平常喝神仙湯,哪有這厚的油,莫糟蹋了。”

兩人嗞嗞喝完,羅漢遞過煙說:

“飯後吃根菸,賽過活神仙,再該說了吧。”

百靈吃得滿腦殼汗,一臉紅亮,看四周外鄉人不少,故意高聲道:

“民國以前,漢口不大,當時舊城牆範圍不及大智路。這裡為麼事叫大智路?……是因為舊城門開口於此,喚作‘大智門’。一九二九年,漢陽人曾厚誠見大智門橫貫東西,黃陂、新洲周邊客商雲集,就在古城門外大智路口開了家‘通城’飲食店,賣些吃食……”

吃客中有人附和:

“哦,老通城豆皮是這樣來的。”

百靈猛拍桌面,如同說書,道:

“您家莫慌,那時還冇得老通城,通城飲食店裡也冇得豆皮。話說抗日勝利後,曾厚誠發了點財,回到武漢,擴充通城飲食店門面,為顯資格老,才改字號叫‘老通城’。為了打響金字招牌,他到處尋訪,重金聘請名廚高金安坐鎮。高金安你們曉得吧?……就是後來的豆皮大王,他的絕招就是豆皮。”

吃客又說:

“哦,原來豆皮是高金安師傅發明的。”

百靈橫他一眼,道:

“錯。豆皮其實是湖北鄉里小吃,明清年間流傳到武漢。早年最正宗的豆皮是以綠豆磨漿,攤成皮,包糯米、肉丁、香蔥油煎而成。武漢最早的豆皮館並非老通城,而是清同治年間開業於武昌王府口的‘楊洪發豆皮館’。所以,抗戰以前,武漢人哪曉得麼老通城,只知道‘楊豆皮’。”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peakbooks.cc

(>人<;)